研究中心出版品

《永恆的溫柔: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

李瑞騰主編
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
2006年出版
簡介:
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為配合「琦君研究中心」的成立,特於二零零年十二月十五、十六日,舉辦「永恆的溫柔—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」。本書集結了會議中包括應鳳凰、封德屏、朱嘉雯、汪淑珍等十四篇論文,議題包括琦君文學之探討,和同時代女作家之比較等,並特別收錄二零零四年十二月於中央大學舉辦之「琦君作品研討會」論文三篇。

目次:
序 / 李瑞騰 1
【輯一•時代與世代】
遷台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——以武月卿主編《中央日報‧婦女與家庭週刊》為研究領域 / 封德屏 3
琴心夢痕——琦君散文及其文學史意義 / 張瑞芬 29
試論琦君的文學史地位 / 梁竣瓘 61
五、六零年代女性小說的性別與家國話語——比較琦君與林海音 / 應鳳凰 79
林海音與琦君——編者與作者的互動考察 / 汪淑珍 101
學院女作家琦君與孟瑤的教學/學術生涯考察——兼論其文學接受情形 / 羅秀美 127
一種鄉思兩般情——論琦君與聶華苓的懷舊主題散文 / 曾萍萍 171
論《詞人之舟》的詞觀及其在遷台後台灣詞學發展上的意義 / 侯雅文 203

【輯二•探索與閱讀】
從花果飄零到靈根自植——琦君的離散書寫 / 林秀蘭 233
不離不棄——琦君的怨婦書寫論析 / 李栩鈺 251
蜜蜂、蝴蝶、名牌——琦君散文中的上海書寫 / 許秦蓁 273
留予他年說夢痕——論琦君的懷舊散文 / 洪珊慧 299
永是有情人——論琦君散文中的佛教色彩 / 林淑媛 325
傳統倫常觀下的婚姻形貌——琦君小說中的女性處境探析 / 黃慧鳳 349
重寫綠窗舊夢——琦君詩話小說探析 / 朱嘉雯 375
琦君「傳記情境」中的鏡像疊影——以《菁姐》為例 / 林淑貞 389
從個人傷痕到集體記憶——《橘子紅了》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衍義歷程 / 莊宜文 409

附錄資料一:琦君作品研討會暨相關資料展 程序表 441
附錄資料二:「永恆的溫柔—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」議程表 442

序 / 李瑞騰
1
1949年前後,大陸遷台一系女作家群中最年長的蘇雪林(1897-1999),相對於台灣在地作家,她略長於葉榮鐘(1900-1978)、吳濁流(1901-1976)、張我軍(1902-1955)、王白淵(1902-1965)。蘇雪林活了102歲,她於20世紀二、三十年代在中國文壇已享盛名,曾與魯迅筆戰、參與武漢文藝運動,來台後在學院及文壇皆極受尊重。

比蘇雪林小十歲的謝冰瑩(1907-2000),在大陸時期即以《從軍散記》、《一個女兵的自傳》崛起文壇,1948年來台任教台灣省立師範學院(台師大前身),致力於散文、小說的寫作。琦君小謝冰瑩十歲(1917-2006),她的養成教育在大陸,但開始從事新文藝寫作是來台以後。她同輩的女作家如林海音(1918-2001)、潘人木(1919-205)、張秀亞(1919-2001)情況大體一樣,近幾年皆已陸續作古。一般人有「蓋棺定論」的說法,但面對寫作一生的作家,恐怕很難一下子就「論定」。甚至於可以這麼說,作家真正的研究與評價,可能要從他們去世才開始;而且即便有人認為已經論定,以後還是有可能翻案。

我從大學時代起便留心當代文壇及作家時況,三十餘年來,由於長期從事文學傳媒的編輯工作,並在大學校園講授現代文學,與文壇有比較深的因緣,上述諸位。除蘇雪林外,我都曾為她們做一些事:謝冰瑩辭世之後,對她素有研究並時相往來的北京學者閻純德教授曾邀我合編《女兵謝冰瑩》(北京,人民文學出版社,2002);國家台灣文學館委託文訊雜誌編印《張秀亞全集》(2005),我以顧問身分參與其事;林海音辭世一周年(2002),承文化資產保存及研究中心的委託,我與夏祖麗合編林海音的紀念文集《一座文學的橋》,且承辦「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」,並出版論文集《霜後的燦爛》(2003)。至於潘人木,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正為她籌備辭世周年的研討會,我亦參與其事。

2
琦君最特別了,我為她在中央大學中文系成立了「琦君研究中心」。六月間,琦君以九十高齡病逝台北,記者來電訪談者甚多,他們必問一個問題:你們為什麼成立這樣一個中心?我總從琦君當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新文藝談起,談對她作品的看法,談她晚年回台定居的意義,談2004年邀她重返中大校園的趣事及感人的情節等。總的一句話是「姻緣俱足」,這其中有三個人的因素很重要:一位是九歌出版社的蔡文甫先生,一位是琦君當年在中大教過、在美國很親很近的學生林秀蘭小姐,一位是琦君的夫婿李唐基先生。我面對文藝領域的公共事務,一向順勢而為,謀定而後動,人們常只看我在「行動」上積極,而我自己更重「企劃」,那是一種整體性的思考。為此,我著手草擬琦君研究中心的設立計畫書及設置辦法,並與相關人士多所磋商,然後經系務、院務會議討論通過,且依法向研發會議核備。

由於文學院空間有限,我暫將「琦君研究中心」設於「現代文學教研室」,成為所謂一基地二單位,期望將來能有獨立空間。為了要和教學研究相互結合,我擬了一個專題計畫〈琦君資料彙整及作品重探〉,向國科會提出申請,幸獲通過;同時我在研究所大膽開設「琦君文學專題研究」的課程,帶十幾位研究生一起共讀琦君。此外,我積極策畫「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」。

可以這麼說,2004年12月在中大圖書館及文學院所辦的「琦君作品研討會暨相關資料展」後動念成立中心,歷經一年的籌備,於次年12月舉辦學術會議時正式宣告成立。

今年六月間琦君辭世之際,由於中心已經提供社會所需的基本資料,一時之間乃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。為使世人更深刻認識琦君,中心決定於九歌文教基金會聯合幾家出版社及社團共同舉辦「琦君女士追思會」,前述研討會論文集將適時出版,特記本中心成立之緣起、意義及經過,以為論文集之序言,並藉此回應關心此事的朋友。

3
論文集依性質分成二冊:《永恆的溫柔》與《新生代論琦君》,前者即「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」的論文集,收十四篇(原議程表上,上海社科院陳青先生沒到會,我自己的論文始終未能完稿,二篇刪去),重新分輯編次;此外,2004年小型研討會的三篇論文(林秀蘭、張瑞芬、莊宜文)亦編入。後者為我所開設「琦君文學專題研究」課堂上碩士生試寫的論文,經公開發表後結集,修讀本課者另有四位博士生,我安排她們參加了前述研討會。

學術研討會假台灣師大教育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,曾獲國家台灣文學館贊助部分經費;論文發表會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,蒙人間福報贊助場地及餐飲,於此一併致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