琦君研究-2010年後期刊
作者 | 篇目名稱 | 出處 | 日期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. | 謝淑惠 | 佛緣、人生與文學藝術表現——琦君散文中的佛理 | 中國語文(106卷2期) | 2010年2月 |
2. | 鄧倩 | 梳不透 青絲云髻幾多愁——品讀琦君散文《髻》 | 名作欣賞(第三期) | 2010年 |
3. | 肖麗花 | 女性關懷的不同書寫——試比較《橘子紅了》和《妻妾成群》 |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第二期 | 2010年 |
4. | 尹詩 | 琦君作品原鄉書寫探析 |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(第二期) | 2010年 |
5. | 周芬伶 | 打開記憶的金盒子--琦君研究綜述 | 文訊雜誌(第305期) | 2011年3月 |
6. | 何淑貞 | 國文教科書課文的選汰 | 中國語文(109卷3期) | 2011年9月 |
7. | 王建華 | 桂花雨中憶琦君 | 江西教育(Z3期) | 2011年 |
8. | 彭雄志 | 琦君:留予他年說夢痕 | 語文世界(中學生之窗)第八期 | 2011年 |
9. | 史杰 | 最亮還是紅紗燈——評琦君懷舊散文中的民俗 | 作家(第十八期) | 2011年 |
10. | 徐婷婷 | 承襲中的突破與創新——論冰心影響下琦君的散文書寫 |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(第五期) | 2011年 |
11. | 吳洋洋 | 略論琦君散文中的生活美學思想 |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(第十一期) | 2011年 |
12. | 古遠清 | “寫作是興趣,談不上是志業”——讀《琦君書信集》 | 常州工學院學報(社科版)第五期 | 2011年 |
13. | 吳紅 | 一杯綿長的老酒——試論琦君散文中對海內外華人的鄉愁治療元素 | 圖書情報工作(S2期) | 2011年 |
14. | 盧柏儒 | 烏托邦的鄉愁:琦君書寫的現代性探論 | 育達通識學報(第2期) | 2012年1月 |
15. | 蘇琬媮 | 琦君散文作品中父親之於母親的情感糾葛 | 南大附中學報(第2期) | 2012年12月 |
16. | 危衛紅 | 對比中一聲長嘆——琦君散文《髻》的再解讀 | 山花(第二期) | 2012年 |
17. | 田志梅 | 禪者的低語——解讀琦君《淚珠與珍珠》中禪文化底蘊 | 作家(第十八期) | 2012年 |
18. | 程明琤 | 最后的約會——回憶與琦君的一段友情 |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第六期 | 2012年 |
19. | 林德憲 | 我所認識的琦君——純純的文學、純純的人 | 兩岸關系(第九期) | 2012年 |
20. | 蔡勇 | 從《髻》看琦君的“溫厚”人生 | 芒種(第二十二期) | 2012年 |
21. | 胡冬智 | 論琦君筆下女性的愛情婚姻 | 銅仁學院學報(第五期) | 2012年 |
22. | 孫良好 | 追憶·懷鄉·閨怨——關于琦君的《橘子紅了》 | 文藝爭鳴(第十二期) | 2012年 |
23. | 孫紹振 | 用雨珠子穿起來多種多樣的“好”——讀琦君《下雨天,真好》 | 語文建設(第十一期) | 2012年 |
24. | 俞巧珍 | 人生不團圓——琦君小說中的“才子佳人”模式 | 職大學報(第五期) | 2012年 |
25. | 姚敏嬌 | 少年敘述與“棄婦”形象的重塑——以琦君作品為研究個案 | 華文文學(第六期) | 2012年 |
26. | 李小紅 | 歲月有味,故鄉深情——琦君散文創作簡論 | 名作欣賞(第三十六期) | 2012年 |
27. | 程明琤 | 最后的約會——回憶與琦君的一段友情 |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第六期 | 2012年 |
28. | 莊斐喬 | 燈景舊情懷——論琦君散文中燈燭意象 | 中國語文(112卷4期) | 2013年4月 |
29. | 許惠玟 | 永遠的有情人——從琦君捐贈展談起 | 臺灣文學館通訊(第41期) | 2013年12月 |
30. | 曹偉 | 松間細雨風吹去,明日尋來盡是詩——論琦君散文的審美特征 |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(第三期) | 2013年 |
31. | 安建強 | 從懷舊主題論琦君散文 | 語文建設(第十七期) | 2013年 |